[font=][color=]
身处世俗社会,人的很多烦恼,都源自于两个字:比较。
哪怕你并不热衷攀比,那也难免要通过与周围人的对比来找寻自己的定位。如果说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”,那么最大的“伤害”莫过于在对比中发现——曾经不如你的人现在远远超越了你。
想象一下:当年的小弟,如今成了你老板,你是否能坦然接受?资历相当的同事,获得了比你更好的待遇,你是否能保持淡定?
事实上,这些问题,都是明朝开国功臣汤和遇到过的。他是怎么处理的呢?
汤和与朱元璋相识于幼时。他们是同乡,是邻居,也是一起长大的玩伴。
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。史书记载,他“幼有奇志”,嬉戏玩耍时,会自己练习骑马射箭,还有“部勒群儿”的领导力。成年之后的汤和,身高七尺,举止洒脱,性情沉稳,善于谋略,在地方颇有号召力。
1352年,二十七岁的汤和带领十多个壮士参与了郭子兴的红巾军。当时郭子兴的事业刚刚起步,一切都尚未明朗。选择此时加入,需要一些勇气和决心。很快,汤和因作战勇猛,被授予千户之职。
而这一时期的朱元璋在干嘛呢?他在皇觉寺当和尚。
他是朱元璋的引路人
汤和没有忘记这个小老弟。他在军中立住脚后,便写信邀请朱元璋入伙。但是,朱元璋的反应有些犹豫。据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记载,他竟跑去算了一卦——太祖诣伽蓝卜,问避乱,不吉;即守故,又不吉。因祝曰:“岂欲予倡义耶?”果大吉,帝意遂决。另有版本记载,朱元璋犹豫未决之时,汤和寄来的那封信被人看到了。朱元璋怕遭告发,才不得已匆匆离寺,由此投奔郭子兴。
梳理二人早期的经历,你会觉得,汤和似乎比朱元璋更有主见,也更有行动力——他率先参军,又积极立功,并主动拉拢自己的发小投身起义大业。之于朱元璋,他是前辈,更是引路人!
来到郭子兴的团队后,朱元璋很快脱颖而出。因为战功卓著,他被提升为镇抚之职,级别一下子超越了汤和。
当时军中将领多为朱元璋的同辈,资历都不比他差,看到朱元璋被火速提拔,大家心中难免不服。而汤和虽“长太祖三岁,独奉约束甚谨,太祖甚悦之。”关键时刻,他带头拥护朱元璋,成为朱元璋最早一批的追随者。1354年,朱元璋挑了二十四个人跟着他自立门户,汤和就在其中。
甘做朱元璋的追随者
在此后大大小小的战役中,汤和也展现出了过硬的军事素质。
在平定太平的战斗中,汤和被敌人飞箭射中了左大腿,他将箭拔出后继续投入战斗。
在讨伐张士诚时,汤和被敌军飞炮击伤了左臂,这次比较严重,他应诏返回应天,伤好之后,又立马重返战场。
驻守常州时,张士诚经常派间谍前来侦察,汤和高度戒备,严防死守,使敌人探听不到任何消息。敌人屡次出兵侵犯,汤和全都将他们击退,并斩俘敌人数以千计。
永新守将周安反叛时,汤和率军进攻,连破其十七寨,然后围城三月,攻克永新,捉拿周安,并将他献给朱元璋。
征讨方国珍时,方国珍逃亡入海,汤和率军追击,成功俘获大帅二人,海船二十五艘,斩首无数,接着回军平定各属城,又派使者成功招降方国珍,获得士兵二万四千人,海船四百多艘……
大部分时候,汤和都是一副忠勇恭顺的形象。但是汤和有酒瘾,有时候他会因为喝醉酒而出现莽撞言行。
与其抱怨不如改变
1357年,汤和驻守常州时,曾因某事请示朱元璋,但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。他便借着酒劲埋怨道:“我镇守此城,就像坐在屋脊之上,左顾则左,右顾则右。”(潜台词是,我的位置这么关键,改旗易帜不过是扭个头的事儿,你朱元璋还不好好待我?)虽然只是一句酒后狂言,但这话传到朱元璋耳中,就可能被无限放大。
为此,汤和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平定中原后,朱元璋班师回朝,论功行赏。按说,汤和劳苦功高,应是重点封赏对象。但是,朱元璋却以“汤和攻打福建时没有将陈友定势力彻底消灭,致使巴郡重受骚扰,而且还军途中,在兰秀山被山贼偷袭,致使两位指挥使丧生”为由,拒不为汤和册封公爵爵位。当时,跟汤和资历相当的徐达,获封魏国公,岁禄五千石。而汤和,只受封中山侯,岁禄一千五百石。
虽然没有得到公正待遇,但这次汤和没有表露怨言,反而在日后越发谦恭谨慎。
汤和伐蜀回来后,朱元璋在庆功宴上重提旧事,当面斥责汤和失语之罪,汤和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顿首谢罪。伐蜀庆功宴后,很多大臣由于酒醉未醒第二天没有按时上朝,包括一向谨慎的徐达,但是汤和却早早到达朝堂,令朱元璋颇为欣慰。六年后,汤和终于被封为信国公,俸禄提升到三千石。不过朱元璋到这时仍然没有完全释怀,他命人将汤和驻守常州时的过失,刻在汤和世袭铁券之上。
打工时,汤和是朱元璋的引路人;
创业时,汤和是朱元璋的追随者;
等事业成功后,汤和需要再次调整自己的角色了。
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
1388年,距离明朝开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。天下平定已久,汤和第一个站出来,请求朱元璋收回自己的兵权。
他对朱元璋说:“臣年事已高,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,希望能够返回故乡,为百年之后寻找一片容身之处。”这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大为宽心,连忙拨款替汤和在老家修建府邸,让汤和衣锦还乡,颐养天年。
不过,在汤和离开前,朱元璋又给他安排了最后一个任务——抵御倭寇。汤和当即跑到沿海地区进行考察,然后在沿海地区组织修筑了59座筑城,作为抵御倭寇的屏障。
修完筑城,汤和便正式进入退休模式,从此每年进京朝见一次,不再插手朝堂事务。而他的言行举止也更加低调谨慎,从朝中听到任何关于国事的议论,他不敢对外泄露半句;他本来有妾百余,后来全部打发走了;朝廷给他的赏赐,他也大多分给了乡亲。在他隐退朝堂后,许多老臣都因“奸党罪”,先后伏法,唯有汤和得以安享晚年。
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,汤和重病,已不能站立。朱元璋想见汤和,便安排他坐车前往觐见。见到汤和,朱元璋心疼不已,用手抚摸着他,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。汤和已无法作答,只是不停地叩首。
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, 汤和离世,享年七十岁,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,谥号襄武。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。
在那一批开国老臣中,汤和是唯一一位没有疑议的善终者。
回顾他这一生,与其说他赢在审时度势,不如说他赢在一个好心态。面对昔日小弟的逆袭,他不嫉妒、不拆台,反而尽心尽力地帮扶;面对有失公允的封赏,他不抱怨、不赌气,反而专注于自身的修为;面对得来不易的权位,他不放纵、不贪恋,反而能在祸水殃及前全身而退。
可上可下,可进可退,可得可失。有这样一副好心态,谁能奈我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