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发悲剧!17岁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后, 急诊科医生默默走到手术室外
大眼儿L 2020-02-24 11:05:06
背靠着墙,缓缓地蹲下,双手捂着脸,一个人躲在手术室外面的墙角里偷偷的大哭一场……
17岁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在自己手术台上没有了生命的征兆。
他此刻的内心该有多难受?用尽了毕生所学,却依然无法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,那种难以言悦的沉重压力,成了压垮他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他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。“求求你再让我试一次,我能救回来”。这种念头反复的在他心头萦绕。可惜人已经逝去,再也没有能够挽回的机会了。
这是一个急诊科医生,或是可以说是一名医生的日常。医生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是神,无法保证每一位抢救的病人都能得到生还;医生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是台机器,纵使面对多次死亡,也无法做到冷漠。
被抢救失败所挫败的无力感,让他再次失去从医的信心,救死扶伤,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。
“为什么我这么没用”!这是今年1月份,急诊科的医生一直在抱怨的一句话。
今年的1月份,遇见一名48岁殷姓的女性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,既往有糖尿病和脑梗死,他硬是摁了1个小时的心肺复苏,明知道没有希望,手还是不愿意停下。“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可为什么……”这成了他不断自责的一句话,那一夜,他彻夜未眠。
其实,对于每一位医生来说,当生命从指间逝去时,医生的无力感、心痛感、内疚感,并不比患者的家属少。
医疗纪录片《人世间》上演的这一幕又再次触动了我,“车医生连续48小时,做了3台手术”,但其中只有一个病人没有救回来,当镜头面对他的时候,他自己都都无法面对自己。
“拼尽全力,手术中没有出现一处失误,可还是失败了。你付出的努力越多、感情最多的,往往是……是希望最渺茫的那一个……”语气哽咽的他始终无法连贯的说完这句话。
更有甚者,在面对手术失败的那一刻,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,如果手术前的评估做的再精密些,如果手术中的细节处理的更好些,如果手术后的观察再密切些……这些都成了他们不断反问自己的话。
“病人死掉,我就输掉”。30多岁的武汉住院医生,在面对一位68岁既往有慢阻肺,高血压病,2型糖尿病,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,在采取多种措施后,仍然没有救回来,于是从此他便一蹶不振。
所幸的是,医院的一位老前辈的话点醒了他“做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,年轻时候的代价小,做不了大手术,长大了代价就更深了”。
2020年初,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,引发了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。
其实,现实生活中,每一位医生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份心痛的经历。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,更不是谁不想好好医治。对于医生而言,每一位患者都会倾尽全力去医治,但需要理解的是,总有一些医学尚未达到的地方。
作为抑郁症高危人群,医生,他们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,无助、累……也是他们的常态,他们也会死于不治之症。偶尔,他们也会发一声牢骚:好累,我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。但等到下一位患者走进门诊,等患者躺在病床上,等到手术灯亮起的时候,他们还会毫无怨言的拿起手术刀继续奋战,因为,他们是医生。